房天下> 正文

新政实施满百日 沈阳“王牌售楼员”月售一套房

房天下沈阳二手房网  2010-07-28 09:50:00  来源:来源网络

4月17日,被称为“史上最严”的房地产调控新政出台,新政实施满“百日”后,尽管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多地楼市成交量普遍萎缩,但房价并无实质性松动。6月份,70个大中城市房屋售价环比下降0.1%,这是近15个月来环比首次由涨转降。如何楼市去除泡沫的调整中,避免大起大落,伤及实体经济?楼市新政实施100天仅是个开始,真正的艰难还在后面。那么,沈阳楼市又是什么样的变化呢?

7月的沈阳楼市,犹如一阵急风骤雨袭击后的天气,阴沉而平静。购房人、投资客、开发商,各方人士都在政府调控的组合拳之下揣测、观望。

市场上,已经传出部分项目来访量减少、成交量锐减的消息。而来自官方统计数据的变化,也成为市场变动的佐证。

7月13日,沈阳市房产局信息中心公布数据显示,6月份,沈阳市商品住宅合同备案面积119.16万平方米,同比减少15.15%。商品住宅合同备案均价为4561.09元/平方米,同比上涨19.32%,环比下降12.62%。

显然,在一线城市的楼市成交量萎缩、房价依然坚挺的现实下,将沈阳6月楼市的数据,与政府调控组合拳显现效力联系在一起,似乎还为时过早。但沈阳楼市正出现一种微妙的变化——胶着,这同样引起各个群体的关注。

售楼员3月份卖出11套,6月份仅售1套

25岁的孔妍是一家楼盘的售楼员, 3年多的售楼经验,将她历练成所在公司的售楼“”,她用经验感受着这个市场的冷暖。

孔妍说:“这次调控还是有些特殊,对我们杀伤力的还是二套房贷政策,过去首套房子贷款还完了再贷款也算首套,但现在变成依据贷款的数量,为此很多想改善住房的都被迫收手。”

刚过去的6月,孔妍的销售业绩是1套房子。而三四五月份里,经她出手的房子分别是11套、 10套和6套;而去年6月份她销售出23套房子。“那个月是我个人从业的纪录,和现在比起来反差太大了。”孔妍幽幽说。

即便如此,孔妍表示他们楼盘至今没有降价的打算,现在能做的事,就是加大营销力度,随大流观望。但商品房销售不畅,实实在在让她的收入缩水。

购房者我买房因为我不相信房价会降

与孔妍的纠结相似,白领吉先生在陆续看房一年多后,于7月中旬出手在浑南某小区以6000元每平方米买下一套次新的二手房。二次置业,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,让他在单位成为同事取笑的对象,但他坚信自己的选择。

一年半的观望期让吉先生多付18万余元。为此他说:“观望让我错过恰当的机会,我从来不相信现在的房价还可能回落到去年初的水平,只能从房子适不适合自己角度来考虑。”

2009年初,吉先生曾看中同小区的一套住房,当时售价每平方米4500元,仅过一年半竟上涨至6000元。他清楚记得,当时想以4500元/平方米出手的卖家, 2007年购买时的发票价是4700元/平方米。

为此吉先生得出结论:沈阳房价可能小幅波动,但总体上行的趋势难改。

记者得到的数据显示,从6月21日至7月18日的四周,沈阳商品住宅周成交量分别为3581套、 3186套、2618套、 2653套。 6月21日至27日的周,成交面积和 均 价 分 别 环 比 上 涨19.37%、 18.83%,而后逐周成环比下降之势。

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沈阳机构分析师崔莉倩说,在较长的时间里,沈阳商品住宅周成交量都维持在3000余套,沈阳这样的交易量在国内重点城市里已算优质市场。但从6月下旬起,成交量下行表明市场的确有较高的观望气氛。“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市场不可能没有影响,只是对不同区域、城市影响大小的问题。简单说现在的市场观望,一边是买房人观望房价是否下降,一边是开发商观望政策市场影响有多大。”崔莉倩说。

房价贵贱之争

在很长的时间里,关于沈阳房价是高是低,一直是业界和普通居民热议的话题。持“房价低”的人认为,沈阳作为副省级城市,房价始终排位靠后;而持“房价高”者认为收入决定支出,沈阳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与平均水平大致相当。

沈阳市房产局在公布6月商品住宅备案均价4561.09元/平方米、环比下降12.62%,解释原因时表示,除去年的“房产25条新政”使沈阳居民购房的刚性需求极大释放,“国十一条”后,信贷收紧居民观望情绪加重之外,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6月郊区商品房成交占比大,拉低了平均水平。

辽宁建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纯放认为,沈阳房价的确不高,本身没有泡沫,虽然近期成交量不如往年,但开发公司大家都有自己的成本,也要考虑,即使有急需用钱的要赔钱卖点,在沈阳市场总是个别现象。

不过, 6月份郊区商品房成交占比大,在张纯放看来,一方面有城市规模扩张的原因;一方面有居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原因,尤其是一些外来居民,他们在沈阳首次置业时,多在郊区购买价格相对低的住房。

在土生土长沈阳人王勇的眼里,“4561”只是一个数字符号,已经无法体现沈阳主城区的真实房价。他反问记者:“我给你每平方米4561元,你能在沈河、和平、大东、皇姑、铁西五主城区之外的东陵、浑南、于洪买到合适的房子吗?”

王勇原住浑南,后因动迁搬至铁西与于洪交接处。今年春季房交会期间,王勇到浑南看房,希望再搬回浑南,离自己在和平的工作单位近些,但当时浑南多数楼盘5000多元的均价让他“原地立正”。

两个月后,王勇重启浑南看房之旅,但受大浑南建设刺激,浑南的房价再度扶摇直上,他一度相中的楼盘,均价已由每平方米5000多元上升至6500元;而和平区、长白岛地区,楼盘售价普遍超过每平方米7000元,个别楼盘售价甚至过万。王勇困惑不已:难道正如网上戏言“房价越调越高”。

从去年中开始,沈阳嗖嗖直涨的房价,让有意改善住房的李建国后悔得直拍大腿。他说:“我和妻子月收入5000多元,照现在的房价买个100平方米的房子,不吃不喝也得十年。我父母是普通百姓,再加上子女多,我们在买房问题上,不能像现在的80后、 90后那样从父母处借力。”

人民银行沈阳分行二季度的问卷调查也显示,居民对房价上涨感受强烈,对本季房价满意度持续走低, 63.4%的被调查者认为“房价高,难以接受”,比去年同期提高10.09个百分点。这份调查共采集了5600份有效样本。

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房地产公司老总、营销总监,以及房产中介经纪人中, 9成以上的人均认为沈阳房价不高。但本报QQ群调查的居民群体中,超过7成以上的居民认为沈阳房价属于“高”或“偏高”。

显然,不同的利益群体和阶层,在沈阳房价高低的认识上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,事实上这样的博弈将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而一直存在,但市场又是一个不断调节这种矛盾的过程,既有主动,也有被动。

责任编辑/zhangyahui.sy.esf
免责声明:凡注明“来源:房天下”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,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;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;文中所涉面积,如无特殊说明,均为建筑面积;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,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。

微信扫码打开

房天下小程序